索引号: bxstjj-2020-00141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本溪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主题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0-08-12 成文日期: 2020-08-12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发布时间:2020-08-12 10:09:40 【字体:



本溪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本溪市统计局

本溪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辽政发〔2018〕12号)和《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本政发〔2018〕9号)要求,我市进行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本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过全市各县(区)、各级相关部门、各级普查机构和全市范围内普查对象近两年的艰辛努力下,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全面完成方案设计、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通过普查事后数据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我市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总体来看,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过程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采集手段,普查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经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现将本溪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予以公布。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情况

2018年末,我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2132个,产业活动单位14212个,个体经营户70551个(详见表1)。

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12132

100.0

    企业法人

 9148

75.4

    机关、事业法人

 1301

10.7

    社会团体

  282

 2.3

其他法人

 1401

11.6

二、产业活动单位

14212

100.0

第二产业

 2876

20.2

第三产业

11336

79.8

三、个体经营户

70551

100.0

第二产业

 5094

 7.2

第三产业

65426

92.7

注:个体经营户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463个,占比为28.5%;制造业1803个,占比为14.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623个,占比13.4%。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9367个,占比4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595个,占比26.4%;住宿和餐饮业7227个,占比10.2%;(详见表2)。

表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法人单位

个体经营户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合 计

12132

100.0

70551

100.0

采矿业

  175

  1.4

   27

  0.0

制造业

 1803

 14.9

 3610

  5.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28

  1.1

   13

  0.0

建筑业

  737

  6.1

 1444

  2.0

批发和零售业

 3463

 28.5

29367

 41.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51

  2.9

18595

 26.4

住宿和餐饮业

  192

  1.6

 7227

 10.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69

  2.2

  121

  0.2

金融业

   93

  0.8

-

-

房地产业

  451

  3.7

  324

  0.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54

  7.9

  980

  1.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69

  3.9

  116

  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1

  1.1

    9

  0.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9

  1.9

 6786

  9.6

教育

  479

  4.0

  504

  0.7

卫生和社会工作

  300

  2.5

  531

  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1

  1.8

  866

  1.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623

 13.4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2018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9148个。其中,内资企业9087个,占比9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2个,占比0.4%,外商投资企业29个,占比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74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9%,私营企业6558个,占比为71.7%(详见表3)。

表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位数(个)

比重(%

合 计

9148

100.0

内资企业

9087

 99.3

 国有企业

 174

  1.9

 集体企业

 408

  4.5

 股份合作企业

  12

  0.1

 联营企业

   8

  0.1

 有限责任公司

1666

 18.2

 股份有限公司

 260

  2.8

 私营企业

6558

 71.7

 其他企业

   1

  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2

  0.4

外商投资企业

  29

  0.3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9.60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0.30万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4.25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7.18万人。

在我市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9.35万人,占比为31.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80万人,占比为12.8%,建筑业2.93万人,占比为9.9%。(详见表4)。

表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


其中:女性

合 计

295966

103039    

采矿业

 15846

  2250    

制造业

 93509

 2296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040

  2365    

建筑业

 29258

  5689    

批发和零售业

 20088

 1049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091

  3352    

住宿和餐饮业

  3183

  186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636

  1913

金融业

  6806

  3734

房地产业

  8228

  376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945

  390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080

  146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838

  157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826

   727

教育

 18529

 12614

卫生和社会工作

 14794

 1035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803

   86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7997

 12984

注:1.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69人,其中女性167人。

    2.表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汇总范围不包括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单位,以及银保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监管的单位。

(三)地区分布

2018年末,在全市法人单位数中,城区占68.2%,县域地区占31.8%。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城区占75.2%,县域地区占24.8%。(详见表5)

表5  按县区划分的法人单位数与从业人员数


法人单位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数量(万个)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总计

12132

100.0

295966

100.0

市辖区

   14

  0.1

 50167

 16.9

平山区

 2083

 17.2

 70417

 23.8

溪湖区

 1884

 15.5

 43973

 14.9

明山区

 3658

 30.2

 49707

 16.8

南芬区

  633

  5.2

  8205

  2.8

本溪满族自治县

 1334

 11.0

 36727

 12.4

桓仁满族自治县

 2526

 20.8

 36770

 12.4

注:1.表中从业人员的合计数包含市直属法人单位的人数

2.表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汇总范围不包括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单位,以及银保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监管的单位。

(四)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87.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45.3%,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54.7%。法人单位负债合计3860.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47.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52.9%。

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84.5%,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15.5%(详见表6)。

表6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亿元)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亿元)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5487.2

3860.1

2055.0

采矿业

 336.0

 233.3

 103.5

制造业

1780.4

1320.9

1465.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3

 155.7

  82.8

建筑业

 169.4

 106.1

  84.4

批发和零售业

 423.2

 287.9

 158.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8.4

  69.4

  31.4

住宿和餐饮业

  26.8

  24.7

   4.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6.4

  20.4

  12.5

金融业

 187.7

 167.7

  36.2

房地产业

 464.3

 423.8

  40.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84.7

585.3

  13.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4.3

  51.2

   5.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2.8

 252.0

   5.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1

   3.1

   1.7

教育

  46.4

   5.5

   0.9

卫生和社会工作

  42.7

  21.2

   6.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1

   2.4

   0.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88.5

 129.1

-

注:1.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     表中法人单位资产总计、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及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汇总范围不包括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单位,以及金融业单位。

二、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106个,从业人员11.94万人。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9%;外商投资企业占0.9%。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集体企业占11.2%;有限责任公司占17.3%,私营企业占6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9%,外商投资企业占4.0%。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1%,集体企业占9.8%,有限责任公司占29.4%,股份有限公司占32.3%,私营企业占17.5%(详见表7)。

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106

119395

内资企业

2067

107628

国有企业

  36

  1362

  集体企业

 236

 11683

  股份合作企业

   4

    17

  联营企业

-

-

  有限责任公司

 364

 35099

  股份有限公司

  78

 38598

  私营企业

1348

 20867

  其他企业

   1

     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9

  7018

外商投资企业

  20

  474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占12.4%,制造业占8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分别占8.8%、4.3%和4.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13.5%,制造业占8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4.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从业人员数分别占36.8%、4.5%和3.5%(详见表8)。

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个)

(人)

合 计

2,106

119,39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7

    13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52

  1,09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9

 11,63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6

    960

非金属矿采选业

    9

    761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8

     80

其他采矿业

   91

  1,472

农副食品加工业

   51

    800

食品制造业

   79

  1,59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1

  1,020

烟草制品业

   25

    495

纺织业

    7

     72

纺织服装、服饰业

   53

    40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3

    43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9

    355

家具制造业

   53

    856

造纸和纸制品业

   49

    30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3

    68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9

  2,691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15

  2,22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

  1,791

医药制造业

   90

  5,419

化学纤维制造业

  202

  2,578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8

  2,07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9

  4,91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86

 44,03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6

  2,929

金属制品业

   94

  4,19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9

  3,1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

    715

汽车制造业

   58

  6,23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6

    10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

    79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

     30

仪器仪表制造业

   27

    261

其他制造业

   57

    86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03

  5,188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7

    43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3

  4,15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

    56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

    92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17.7亿元,负债合计1709.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51.5亿元(详见表9)。

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亿元)

(亿元)

(亿元)

合 计

2317.7

1709.8

1651.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0

   0.7

   0.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0.6

  13.6

   4.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95.4

 205.1

  87.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9

   4.4

   1.8

非金属矿采选业

   7.2

   4.3

   3.5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0

   0.3

   0.1

其他采矿业

   5.5

   2.8

   5.5

农副食品加工业

   8.0

   5.5

   8.9

食品制造业

  13.8

   7.2

   5.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0.3

   7.2

   5.0

烟草制品业

   0.6

   0.6

   0.5

纺织业

   0.3

   0.3

   0.2

纺织服装、服饰业

   0.8

   0.3

   1.3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0.9

   0.9

   0.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9

   1.5

   0.8

家具制造业

   3.5

   2.5

   2.0

造纸和纸制品业

   0.7

   0.4

   0.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0

   2.3

   1.9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3.0

  20.3

   3.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32.0

  16.2

   8.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7.9

  26.6

   8.6

医药制造业

  59.6

  29.8

  34.5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1

  10.6

   7.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6.6

   5.6

   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0.1

  55.2

  36.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59.5

1065.6

1258.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5

   8.9

   7.4

金属制品业

  26.4

  11.5

  20.3

通用设备制造业

  16.2

  13.1

   8.0

专用设备制造业

   6.1

   3.2

   3.6

汽车制造业

  19.8

  14.0

  11.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2

   0.4

   0.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9

   2.8

   6.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3

   0.2

   0.4

仪器仪表制造业

   3.9

   1.2

   0.7

其他制造业

   1.8

   1.8

   0.9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92.9

  67.6

  74.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1

   1.3

   2.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98.8

  80.0

  19.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9.3

   7.8

   1.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3

   6.2

   1.6

(三)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10)。

1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铁矿石原矿

万吨

2,537.6

铁矿石成品矿

万吨

  792.7

啤酒

万升

10,541.0

葡萄酒

万升

  168.8

家具

万件

   47.4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5.0

化学药品原药

   54.6

中成药

万吨

    0.2

水泥

万吨

  130.4

平板玻璃

重量万箱

22,83.6

生铁

万吨

1,642.1

粗钢

万吨

1,588.6

钢材

万吨

1,534.4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9.1

焊条

万吨

    8.5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948.5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

  197.0

变压器

千伏安

172,305

电力电缆

亿米

    2.7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5,624.2

 

三、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737个,从业人员2.93万人。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11)。

1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737

29,258

内资企业

737

29,258

  国有企业

  5

   180

  集体企业

 40

 1,768

  股份合作企业

  5

   440

  联营企业

  1

    38

  有限责任公司

157

15,493

  股份有限公司

 15

 1,340

  私营企业

514

 9,999

  其他内资企业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外商投资企业

-

-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5.6%,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9.2%,

建筑安装业占18.7%,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26.5%。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45.2%,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0.1%,建筑安装业占16.4%,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8.3%(详见表12)。

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737

29258

房屋建筑业

189

13210

土木工程建筑业

215

 8813

建筑安装业

138

 4796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195

 243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7.2亿元,负债合计104.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详见表13)。

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合 计

167.2

104.7

84.4

房屋建筑业

 82.2

 59.2

44.2

土木工程建筑业

 54.9

 26.2

27.2

建筑安装业

 18.9

 13.9

 7.6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11.2

  5.4

 5.4

四、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3463个,从业人员2.0万人。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0.3%,零售业占49.7%。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1.3%,零售业占58.7%(详见表14)。

 

14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463

20088

批发业

1742

 8288

农林牧渔业产品批发

  94

   43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205

  1596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46

    9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17

    87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19

  1608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568

  2446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191

   679

贸易经纪与代理

 316

  1100

其他批发业

  86

   241

零售业

1721

11800

综合零售

 143

  440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50

  1178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21

   52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61

   206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298

  1657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304

  1725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37

   658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273

   956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134

   49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合计占0.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占0.4%(详见表15)。

 

1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463

20088

内资企业

3457

20004

国有企业

  32

  735

集体企业

  55

  283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1

   2

    2

    2

有限责任公司

 448

 6172

股份有限公司

  42

  740

私营企业

2518

10933

其他企业

 359

 113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

   80

外商投资企业

  2

    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3.2亿元。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67.0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6.2亿元。负债合计287.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8.6亿元(详见表16)。

表1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423.2

287.9

158.6

批发业

367.0

248.5

109.1

农林牧渔业产品批发

  2.6

  1.3

  1.5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9.1

 11.6

 21.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0.5

  0.4

  0.3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0.1

  0.1

  0.4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7.2

 18.2

 29.0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42.6

 21.6

 46.6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4.2

  2.7

  3.1

贸易经纪与代理

267.0

191.1

  4.1

其他批发业

  3.7

  1.5

  3.0

零售业

 56.2

 39.4

 49.5

综合零售

  13.2

 11.2

 13.6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4.1

  2.8

  3.5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7

  1.0

  1.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0.9

  0.4

  0.2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3.5

  2.4

  3.4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14.2

  8.8

 16.8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3.1

  2.2

  3.2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7.6

  5.2

  4.2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7.9

  5.4

  3.4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342个,从业人员0.87万人(详见表17)。

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42

8665

道路运输业

244

6328

水上运输业

  4

  24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14

 201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51

 907

邮政业

 29

1205

注:表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汇总范围不包括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单位。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6.9亿元,负债合计68.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详见表18)。

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86.9

68.9

31.4

道路运输业

67.0

52.4

16.4

水上运输业

 0.1

 0.0

 0.0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2.8

 2.3

 9.9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5.9

13.9

 2.6

邮政业

 1.1

 0.3

 2.5

注:表中企业法人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和营业收入汇总范围不包括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单位。

六、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91个,从业人员0.32万人。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9.3%,餐饮业占60.7%。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55.3%,餐饮业占44.7%(详见表19)

 

1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91

3178

住宿业

 75

1756

旅游饭店

 25

1084

一般旅馆

 36

 366

民宿服务、露营地服务及其他住宿业

 14

 306

餐饮业

116

1422

正餐服务

 96

1271

快餐服务

  4

   8

饮料及冷饮服务

  2

   3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7

 124

其他餐饮业

  7

  1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20)。

20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91

3178

内资企业

191

3178

  国有企业

  9

 112

  集体企业

  4

  64

  联营企业

  1

  24

  有限责任公司

 42

 796

  股份有限公司

 11

 631

  私营企业

122

1540

  其他企业

  2

  1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8亿元。其中,住宿业占71.6%,餐饮业占28.4%。负债合计24.7亿元。全年实现年营业收入4.5亿元(详见表21)。

2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68266.6

246975.7

44734.9

住宿业

191999.5

170247.4

26190.6

旅游饭店

 54039.0

 49848.0

 12849.0

一般旅馆

 28488.4

 25212.2

  5212.0

民宿服务、露营地服务及其他住宿业

109472.1

 95187.2

  8129.6

餐饮业

76267.1

76728.3

18544.3

正餐服务

75300.7

76510.2

17392.5

快餐服务

   26.0

   41.1

   37.5

饮料及冷饮服务

   30.8

    1.4

   19.2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351.6

  173.6

 1030.1

其他餐饮业

  558.0

    2.0

   65.0

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262个,从业人员0.33万人(详见表22)。

2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62

3294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21

222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48

 11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93

 957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8%,外商投资企业占0.8%。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4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7.3%,外商投资企业占28.7%(详见表23)。

2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62

3294

内资企业

258

1448

国有企业

  3

  76

集体企业

  1

   1

有限责任公司

 46

 799

股份有限公司

  4

  26

私营企业

203

 544

其他企业

  1

   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899

外商投资企业

  2

 94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22.5亿元,负债合计18.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详见表24)。

2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22.5

18.1

12.5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20.7

17.3

11.0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0.3

 0.1

 0.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

 0.7

 1.4

 

八、金融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法人单位93个,从业人员(不包括原保监会、证监会监管的单位)0.68万人。

九、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42个。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占30.1%,物业管理企业占50.5%,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占8.4%。

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0.78万人。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占27.0%,物业管理企业占61.5%,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占2.3%(详见表25)。

2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442

7785

房地产开发经营

133

2105

物业管理

223

4785

房地产中介服务

 37

 175

房地产租赁经营

 43

 575

其他房地产业

  6

 14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458.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占92.8%,物业管理企业占5.3%,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占1.5%。负债合计419.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详见表26)。

2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458.4

419.0

40.7

房地产开发经营

425.2

393.2

36.8

物业管理

 24.5

 20.7

 3.2

房地产中介服务

  1.2

  0.7

 0.1

房地产租赁经营

  6.8

  3.9

 0.4

其他房地产业

  0.7

  0.5

 0.1

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95个,从业人员1.23万人。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5.4%,商务服务业占94.6%。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1.7%,商务服务业占98.3%。所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27、28)。

27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95

12284

租赁业

 48

  212

商务服务业

847

12072

 

2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895

12284

内资企业

895

12284

国有企业

 20

  218

集体企业

 15

  324

股份合作企业

  1

    5

联营企业

  1

    8

有限责任公司

167

 5970

股份有限公司

 15

  137

私营企业

660

 5499

其他企业

 16

  123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外商投资企业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82.4亿元。其中,租赁业占0.2%,商务服务业占99.8%。负债合计584.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详见表29)。

2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882.4

584.5

13.6

租赁业

  1.4

  1.1

 0.5

商务服务业

881.0

583.4

13.2

十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469个,从业人员0.41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98个,从业人员0.28万人(详见表30)。

3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98

2777

 研究和试验发展

 78

 538

 专业技术服务业

216

187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04

 365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7.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3.0%(详见表31)。

3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98

2777

内资企业

396

2695

国有企业

 16

 196

集体企业

  8

 214

有限责任公司

100

1018

股份有限公司

 10

 275

私营企业

253

 959

其他企业

  9

  33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82

外商投资企业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4亿元,负债合计7.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详见表32)。

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7.4

7.4

5.5

 研究和试验发展

 8.9

2.9

1.1

 专业技术服务业

 5.5

2.8

2.7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3.0

1.7

1.7

十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131个,从业人员0.38万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3个,从业人员0.21万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8.7亿元,负债合计246.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

十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11个,从业人员0.16万人(详见表33)。

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11

1631

 居民服务业

 80

1020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09

 500

 其他服务业

 22

 111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中,全部为内资企业(详见表34)。

3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11

1631

内资企业

211

1631

国有企业

  5

  23

集体企业

 15

 104

联营企业

  1

  49

有限责任公司

 32

 319

股份有限公司

  4

  62

私营企业

151

1060

其他企业

  3

  1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外商投资企业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亿元,负债合计2.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详见表35)。

3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3.5

2.7

1.7

 居民服务业

2.0

1.7

0.8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2

0.8

0.8

 其他服务业

0.3

0.2

0.1

十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479个,从业人员1.85万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58个,从业人员1.76万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亿元,负债合计1.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9亿元。

十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省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300个,从业人员1.48万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13个,从业人员1.20万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1亿元,负债合计7.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

十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221个,从业人员0.18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83个,从业人员0.07万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亿元,负债合计1.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

十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1623个,从业人员3.80万人。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受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除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外,其他均是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4]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5]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6]本公报中城区包含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县域地区包含本溪县、桓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