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19-00252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2018年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主题分类: | 数据解读 |
发布日期: | 2019-04-28 | 成文日期: | 2019-04-2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2018年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在上半年增速较低的情况下,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增速逐渐加快,初步显现出筑底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5.2亿元,同比增长2.7%。
一、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增长,增速逐渐平稳。
年初以来,本溪市消费品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开局增长良好,一季度增速比上年快4.7个百分点,随着本溪市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逐渐显现,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渐加快,由前三季度的1.5%,加快至全年的2.7%。
(二)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长快于城镇。
2018年,本溪市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亿元,同比增长3.6%,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8.4亿元,同比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城镇高0.9个百分点。
(三)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消费增长速度继续快于商品零售。
相对于网上零售企业对实体商品零售业的巨大冲击,餐饮消费具有网络不可替代性和提供服务商家的本地性,消费能力外流不多,因此,本溪市居民餐饮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商品零售。2018年,本溪市餐饮收入实现42.9亿元,同比增长3.4%,商品零售实现322.3亿元,同比增长2.6%,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0.3个百分点。
(四)从四个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零售额保持增长,住宿业零售额下降。
2018年,本溪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0.1亿元,同比增长3.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2.1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8亿元,同比增长4.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2亿元,同比下降2.0%。
(五)从商品零售种类看,不同种类商品消费增长有所分化。
在批发零售业18类商品大类中,有6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增长,11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回落。吃喝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加快、升级改善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
一是吃喝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有所加快。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增速比2017年加快21.8个百分点;本溪市烟酒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增速比2017年加快10.7个百分点。
二是建筑装饰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本溪市建筑装饰材料,五金电料销售增速回落。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上建筑装饰材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增速比2017年回落40.8个百分点;五金电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8.0万元,比同比下降93.5%,增速比2017年回落4.8个百分点。
三是升级改善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加快。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2017年加快29.4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7亿元,比同比下降1.7%,增速比2017年加快22.2个百分点。
四是汽车及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有所回落。2018年,受进口汽车关税政策调整及本溪市汽车保有量基数较大的影响,本溪市汽车零售市场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9.6亿元,同比下降12.7%,增速比2017年回落27.4个百分点;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2亿元,比同比增长25.5%,增速较2017年回落2.3个百分点。
二、影响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因素分析
虽然本溪市消费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依旧偏低,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仍低位运行。
限额以上单位是引领支撑一个地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体和核心力量,但本溪市限额以上单位整体运营情况尚未有实质性改善,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仍然不高。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4.0亿元,同比增长1.5%,虽然增幅有大的上升,但仍制约本溪市消费品市场正常增长。
(二)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单位零售额可比增速偏低。
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可比增速下降24.6%,全市有三个县区为负增长,分别为溪湖区、南芬区、高新区分别下降4.8%、3.9%、47.1%。根据2018省统计局国内贸易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评估办法:“以限额以上单位统计数据变化趋势和幅度为主要依据,兼顾限额以下单位统计数据匹配性”。本溪市限额以下抽样可比增速明显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三)大型实体超市零售额下降。
大型实体超市是城市居民休闲购物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受网上超市持续火爆的影响,本溪市实体大型超市零售额持续下降。2018年,本溪市限额以上大型超市实现零售额12.9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29%,同比下降3.6%,低于本溪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1个百分点。大型实体超市零售额下降,也是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速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较低。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总量大,占本溪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20%以上,是占比最大的商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直接决定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速度。近年来,受本溪市汽车保有量较高,汽车消费接近饱和,国家汽车购置税政策以及汽车购买力外流等的影响,2018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持续较低,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7%,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持续缓慢增长,是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回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8年,本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55元,居全省第6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8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3元,居全省第6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07元;同比增速均为6.3%,增速位次情况分别第14位和第12位。近五年以来,本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是10.2%、6.7%、5.1%、6.4%、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是9.8%、8.0%、7.2%、7.1%、6.3%。作为消费基础和前提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回落和现有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预期,不利于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
三、促进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较快。
住宿和餐饮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行业之一,本溪市住宿和餐饮业近两年营业状况良好,从住宿、餐饮业营业情况看,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0.7亿元,同比增长6.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2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营业额2.2亿元,同比增长22.2%,限额以下企业(单位)营业额7.0亿元,同比增长13.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1.6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营业额1.6亿元,同比增长1.9%,限额以下企业(单位)营业额60.0亿元,同比增长4.8%。
(二)限额以上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增速较快。
2018年限额以上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12.2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25%以上,同比增长25.5%,是促进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直接因素。
四、促进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的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
收入决定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最根本条件。加快推进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增长,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尽快提高本溪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二)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引导居民消费由刚性消费向改善性消费转型。
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相对瓶颈期,如果继续依靠传统的消费拉动将很难持续引领本溪市消费品市场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应深入落实关于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出台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鼓励引导本溪市居民向品质消费、改善型消费逐渐转型,拉动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增长。
(三)补齐消费品发展短板,减少本溪市居民购买力外流影响。
消费对拉动经济具有基础作用,消费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发达的消费品工业是促进消费流通,留住本地购买力,吸引外地购买力的必要条件。应尽快补齐消费品工业短板,增加供应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创立知名品牌,以现有骨干消费品工业企业为龙头,做大做强,努力生产出一批具有本溪特色的知名消费品,从根源上逐步扭转购买力外流的问题,加快本溪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发展。
(四)培育重点企业,扩大企业规模。
限上企业对整个消费品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支持大商、华联、中石油等重点企业发展,引导购物中心向商业综合体转型,鼓励企业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培育一批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重点商业企业。同时加大对有潜力“达限”的中小商贸企业扶持、服务力度,做好限额企业(单位)的新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