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19-00370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2018年度本溪市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 | 主题分类: | 数据解读 |
发布日期: | 2019-08-07 | 成文日期: | 2019-08-0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2018年度本溪市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
2018年是《本溪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在我市实施的第八年,也是临近终期监测的关键年。为了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新形势下本溪市儿童发展状况,客观评价《儿童规划》的动态实施效果,我局依据《儿童规划》设定的目标,围绕儿童与健康、教育、福利、环境及法律五大领域进行跟踪统计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儿童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多数指标已提前实现目标,但部分领域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仍需重视和加强。
一、《儿童规划》各领域的实施情况
(一)儿童与健康:该领域共有18项监测指标、8项附属指标,截止2018年末,除“孕产妇产前诊断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项指标没有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一项无统计数据外,其余指标均提前达标,终期达标率为83.3%。
1.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继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2018年免费服务目标人群2912人,截至9月末共计完成检查1609人,目标人群完成率为55.52%,其中高风险人群489人,均给予了优生指导或转诊服务;规范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筛查网络,扩大产前筛查人群覆盖面;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截止2018年9月份,共筛查新生儿4909人;9月份全市举办儿童保健工作培训班,针对小儿脑瘫及0-6岁残疾儿童早期症状的识别、儿童近视综合防控等进行了培训,提高基层脑瘫及生长发育异常的识别能力,早发现,早诊治,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2018年末,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9.23%,比2016年90.4%下降了11.17%。
2.儿童死亡率稳步下降。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发展和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反应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8年末,我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85%和5.29%,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2.56%和2.29%。
3.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继续加强。儿童卫生保健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末,我市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99%以上,均已实现《规划》目标。
(二)儿童与教育:该领域共有9项监测指标,截止2018年末,“城市公办幼儿园数”、“小学六年巩固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5项指标没有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此领域达标率为44.4%。
1.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办园水平。加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幼儿园信息化,不断完善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办园水平。2018年末,据摸底统计,全市共有幼儿园271所,普惠性幼儿园188所。全市在园幼儿数30150,毛入园率达98.8%,高于省政府95%指标任务3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23199,普惠性幼儿在园数占比达到77%,高于省政府72%指标任务5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工程,全市两县四区及高新区全部高分通过国家验收,进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行列,为全市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统筹解决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保障机制,4293名随迁子女就读于104所公办中小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对现有的4494名(其中小学2887人,初中1607人)留守儿童,全部建档立卡,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教育目标考核;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把小学毕业生整体移交初中,从源头治理小升初“空挡辍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特殊群体的帮扶机制,确保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3.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内涵化发展,建立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一般普通高中办学联盟机制,发挥省示范性高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做好对接国家和省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4.职业教育普及发展。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深化、细化各学校校企合作项目,向省推荐校企合作典型案例3个,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就业工作,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完成中职学校招生近3000人。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教育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保障儿童享有公平教育。近年来,受人口流动频繁、外来务工人员减少、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减及清理全市小学学前班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教育领域有5项指标没有达标,在未来两年监测期间,仍应重点加强。
(三)儿童与福利:该领域共有6项监测指标,截止2018年末,“孤儿家庭收养人数”、“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人数”、“儿童福利机构个数”、“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4项指标没有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此领域达标率为33.3%。
1.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完善流浪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体系。针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中心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立救助点和救助引导牌,建立街面巡查机制,及时为受困的未成年人提供救助服务,年出动车辆千余台次,工作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万余份。自2011年起,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超百余人次,建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4个,比2010年增加400%。
2.着力康复救助工作,重塑残疾人体魄与自信。2018年,全市继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服务,使其残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或补偿,生存状况有所改善。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促进残疾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在得到康复服务、特惠服务的同时,得到家庭医生普惠服务的优先覆盖,重点实施0-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工作。2018年末,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79人,比2010年51人增加28人。
(四)儿童与环境:该领域共有7项监测指标,8项附属指标。截止2018年末,“儿童图书出版物”、“儿童音像制品”、“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3项附属指标,“粗离婚率”1项主要指标没有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儿童提供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加强城乡社区的儿童服务功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2018年末,全市家长学校数646个,比2011年300人增加346个,家长学校培训人次52113人次,比2011年13900人次增加38213人次;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12万册,比2010年0.99万册增加11.01万册;少儿广播节目、少儿电视节目、动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不断加长,分别达369时、367时和597时,比2010年分别增加368时30分、259时、445时。全市已建社区服务中心(站)288(230)个,儿童中心493个,比2016年260个增加233个;持有证书的专业社会工作者592人,比2010年8人增加584人。2017年底本溪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工程获市政府批准,2018年至今处于闭馆陈列改造中,未接待观众,故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为“0”
(五)儿童与法律:该领域共有5项监测指标,截止2018年末,5项指标均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此领域达标率为100%。
1.完善儿童法律援助机制。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法律援助条例》及全国、省对儿童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援助政策规定,把民生领域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巩固并深化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成果,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及犯罪特点有针对性的精准施援,让更多的儿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2018年末,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247人,比2011年144人增加103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针对儿童的暴力、拐卖和校园欺凌等违法行为,通过进学校、入社区“上法治教育课、化解矛盾纠纷、办理维权案件”等形式,普及法律常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遵法、守法、自我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2018年末,未成年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为1.53,比2017年下降0.22%。
二、《儿童规划》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儿童卫生健康领域存在薄弱环节,孕产妇产前诊断率持续较低。从2010—2018年监测数据显示:孕产妇产前诊断率8年来一直呈低比例上下波动趋势,始终低于省级中期目标50%标准,2018年该指标41.79%,为8年来最高,比上年28.17%增加了13.52%,但距离省级终期目标标准还相差23.21个百分点。
2.儿童教育部分指标仍有差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压力较大。从2010—2018年监测数据显示:该指标8年一直走低,呈持续下降趋势,2018年该指标为0.68万人,比2010年2.67万人减少1.99万人,距离省级终期目标50万人相差甚远,应引起重视。
3.对残疾儿童的救治和康复工作有待加强。在儿童与福利领域共有6项考核指标,6项指标均为趋势性指标,省级终期考核目标为“增加”,从2016—2018年监测数据显示,“孤儿家庭收养人数”、“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人数”两项指标呈“减少”趋势;“儿童福利机构个数”、“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两项指标3年来始终保持原数据,呈“持平”趋势。仅有两项指标呈“增加”趋势,达到省级终期目标标准,达标率仅为33.33%。
4.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粗离婚率”是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该指标为趋势性指标,省级终期目标标准为“遏制”,从2010—2018年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该指标为3.87‰,比2010年0.62‰高3.25‰,呈大幅度增加趋势。
三、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实施《儿童纲要》工作,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儿童规划》工作持续时间长,监测指标多,妇儿工委应发挥综合协调议事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儿童纲要目标责任分解和职责要求切实做好统计指标监测及分析评估工作。
2.随着我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各单位、各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建议把《规划》中的重要统计指标重新划分,重新归属,确保每项指标均有相对适合的责任部门,杜绝无数据监测。
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规划》考核体系中的个别指标,或指标本身,或计算单位已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建议中期适当调整,以便监测的指标如实体现儿童发展的现状,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应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4.切实解决实施《儿童纲要》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障儿童在教育、福利两大领域的权益,是今后儿童事业发展的重点。对一些不稳定、反弹指标及没达到省级终期标准的主要指标进行重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