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19-00455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前三季度本溪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主题分类: | 数据解读 |
发布日期: | 2019-11-08 | 成文日期: | 2019-11-0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前三季度本溪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坚持“抓党建促振兴、抓项目促发展、抓稳定促和谐”,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9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66.8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310.8亿元,同比增长7.5%。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一、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增速逐步提高。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前三季度,全市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7%。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9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自然气候较好,粮食预计产量喜人。
前三季度,禽蛋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2.1%,牛奶产量1649吨,同比增长0.2%;猪牛羊禽肉产量7.8万吨,同比增长4%,其中,羊肉产量2074吨,同比增长3.6%;禽肉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9.3%;猪肉产量2.7万吨,同比下降3.1%;牛肉产量6410吨,同比增长3.2%。
(二)工业生产稳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04%;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3%。工业产品产销率99.33%。
在生产平稳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4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27.8%。
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1、各种类型和所有制企业有升有降。从企业规模上看,前三季度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4%;小、微型企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95%。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前三季度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7%;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从轻、重工业看,前三季度重工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
2、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前三季度,生铁产量1236.6万吨,同比增长3.82%;粗钢产量1184.6万吨,同比增长3.31%;钢材产量1163.4万吨,同比增长5.48%;饮料酒产量90526.3千升,同比增长10.11%;水泥完成137.9万吨,同比增长43.51%;平板玻璃完成2263.9万重量箱,同比增长23.65%;中成药完成1610吨,同比增长14.93%。
3、本钢工业生产继续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受钢材市场价格下降影响。前三季度,本钢集团热轧板、冷轧板、棒材和线材累计平均价格分别为3806元/吨、4226元/吨、3762元/吨和3844元/吨,同比分别下降8.9%、9.8%、5.5%和5.4%。前三季度本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35%。
4、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三大类别发展情况看:采矿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03%,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3.32%;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3.34%;电力、热力等服务型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6%。受钢材市场价格及本钢高炉相继检修影响,冶金制造业产值呈现大幅下滑趋势,其他制造业运行平稳。
5、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税收47.39亿元,同比增加8.43亿元,增长21.6%。其中,采矿业累计完成税收11.75亿元,同比增加2.39亿元,增长25.5%;制造业累计完成税收33.45亿元,同比增加6.47亿元,增长2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完成税收2.18亿元,同比减少0.43亿元,同比下降16.5%。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增速较上半年下滑2.0个百分点,较1-8月份提高6.4个百分点。
1、从投资构成看。建设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52.0亿元,同比下降2.0%,占比重为79.0%;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重为21.0%。本溪钢铁集团公司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同比下降16.0%,占全市投资比重13.0%。
2、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33.2%;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01.4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89.2亿元,同比下降2.3%。
3、从控股情况看。前三季度,全市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完成投资64.3亿元,同比下降11.2%;非国有经济控股完成128.1亿元,同比增长7.4%。
4、从建设性质看。前三季度,全市新建项目完成投资98.7亿元,同比下降13.1%;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下降15.8%;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同比增长46.1%。
5、从建设项目看。前三季度,全市建设项目497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52.0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纳入联网直报的建设项目142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95.7亿元;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未纳入联网直报的建设项目355个,本年完成投资56.3亿元。
6、从县区完成情况看。前三季度,市直完成6.2亿元;本溪县完成34.7亿元,增长1.2%;桓仁县完成29.7亿元,增长3.5%;平山区完成25.5亿元,下降23.5%;溪湖区完成25.0亿元,增长19.0%;明山区完成37.4亿元,增长14.4%;南芬区完成15.2亿元,增长16.8%;高新区完成18.7亿元,下降2.6%。
7、从房地产开发看。前三季度,全市5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本年完成投资40.4亿元,同比增长9.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商品房销售额18.8亿元,同比下降15.0%。
(四)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高于上半年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
1、从单位规模上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下降,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1亿元,同比下降6.9%;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41.2亿元,同比增长4.6%。
2、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0.6亿元,同比增长3.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同比增长5.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1.7个百分点。
3、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前三季度,全市餐饮收入实现32.0亿元,同比增长6.1%;商品零售实现241.3亿元,同比增长3.2%,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2.9个百分点,但商品零售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3%。
4、分行业看,四大行业均有增长,零售业零售额增速低于其它行业。前三季度,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2.4亿元,同比增长5.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8.9亿元,同比增长2.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6亿元,同比增长5.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4亿元,同比增长6.2%,四大行业中零售业零售额增速最低。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各种税收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其中,增值税2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企业所得税2.8亿元,增长7.6%;个人所得税0.9亿元,下降30.1%;房产税2.2亿元,下降6.0%。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1亿元,增长26.4%;教育支出12.2亿元,增长25.5%;农林水支出5.3亿元,增长19.9%;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增长1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7亿元,增长3.2%;节能环保支出0.9亿元,下降10.0%。卫生健康支出4.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1%。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
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51.4亿元,比年初增加60.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3.5亿元,比年初增加7.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87.9亿元,比年初增加53.6亿元。
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85.9亿元,比年初增加14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027.0亿元,比年初增加97.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75.3亿元,比年初增加31.9亿元。
(七)出口创汇下降,利用外资额增长
1-8月,全市出口创汇实现13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9%。1-8月,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433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5%。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与购进价格同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9%,位列全省第十四位(从高到低排位、下文同),低于全省1.9%及全省城市1.9%的涨幅。其中,食品烟酒类累计上涨3.4%;其他用品及服务累计上涨1.4%;衣着类累计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累计上涨0.8%;医疗保健类累计上涨0.3%;教育文化及娱乐类累计持平;居住类累计持平;交通和通信类累计下降3.2%。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11.5%;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5.5%。
(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2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090元,比上年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十)用电量小幅下降,公路铁路货运量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01.21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0.74%。其中,工业用电量87.04亿千瓦时,下降1.16%。
前三季度,全市公路货运量6452万吨,增长2.5%;铁路货运量2061万吨,增长11.0%。
二、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市平稳增长企业数量有所减少。
1-9月份,全市197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平稳运行企业有121户,比上年同期减少3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61.4%;产值下降企业70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35.4%;停产企业6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3.2%。在121户平稳运行企业中,产值增幅超过50%的企业25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12.7%;产值实现翻倍的企业17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8.6%。在产值下降的70户企业中,降幅超过50%的企业9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4.6%。
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偏少。
1-9月份,全市纳入统计口径建设项目共497个,上年同期为434个,较上年多63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项目355个,上年同期281个,较上年多74个,占全部建设项目个数比重为71.4%;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2个,上年同期153个,较上年少11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8个,上年同期94个,较上年少6个;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上年同期为12个。
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低,互联网消费支撑作用弱小。
1-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7%,比上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今年以来全市仅新增纳统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单位)1户,截止今年9月末,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单位)共有138户,比2018年年末净减少8户,有效增量严重不足。1-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820万(按卖家所在地统计),仅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0.3%,同比下降61.6%,对全市消费品市场支撑作用微乎其微,反映出全市电商太少,够规模的电商更少或电商平台根本没有。
三、下一步全市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本溪是老工业生产基地,主要产品都是以钢铁为主的原材料产品,这就导致全市工业经济随钢铁形势波动较大,而新经济企业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这些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强,是发展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因此新经济企业的多少关系到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溪应大力引进和扶持新经济企业,有效补充新鲜血液,实现吐故纳新,从而使全市工业经济有新的增长点。
(二)重点关注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及投资额直接影响全市投资的速度和质量。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继续把抓项目放在首位,加大对各县区投资项目计划的评估,将计划进一步落实到项目,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特别是重视带动性强的亿元以上项目的储备、签约和落地,注重项目数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加快投资进度,重点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进度,进一步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三)全力推动“互联网+零售+餐饮”的有机融合。
本溪拥有电子商务企业较少,消费市场相对单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巨大催化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思想认识,加大“互联网+零售+餐饮”的实施力度,积极投入发展“互联网+”浪潮中,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引导并扶持城镇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网络销售平台,积极抢占新兴业态商机,主动应对电子商务对本溪市实体商业企业的冲击,减少企业销售额的分流,努力把“购买力”留在本溪,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