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22-00147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2021年本溪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 主题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2-11-24 | 成文日期: | 2022-11-24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2021年本溪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文化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高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亦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尤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本溪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全市文化产业稳中提质,创收能力有所提升,但与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规模较小、结构不优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1家,较2020年增加1家,实现营业收入27873.4万元,同比增长27.25%。
从产业类型看,营业收入“两增一降”。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394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19%;文化批发和零售业3008.8万元,增长26.11%;文化服务业10920.2万元,下降0.48%。
从行业类别看,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业发展较快。文化传播渠道营业收入3039.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6%;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8476.3万元,增长0.46%;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营业收入13944.4万元,增长63.19%;文化消费终端生产营业收入2413万元,增长35.14%。
从地区分布看,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平山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2家,营业收入3008.8万元,增长26.11%;溪湖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2家,营业收入13944.4万元,增长63.19%;明山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2家,营业收入1462万元,增长3.14%;南芬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1家,营业收入1059.5万元,增长3.62%;本溪满族自治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4家,营业收入8398.7万元,下降1.57%。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体量小、规模小。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个数仅占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个数的1.4%,且文化产业单位营业收入不足全省总量的1%。我市11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比仅有1家,小型企业8家,微型企业2家,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小、散、微、弱”的局面。
(二)文化行业种类单一、覆盖率不足。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产业分为9个大类,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小类156个。2021年,全市11家规上文化企业仅仅覆盖了4个大类、9个小类,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装备生产行业大类仍为空白,行业小类覆盖率仅为5.8%,文化产业行业类别较为单一,覆盖率严重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提供政策支持,做大企业规模。文化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文化产业企业给予财税优惠,对于连续多年纳入规上文化产业统计的企业给予奖励。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人才、管理、推广等全方位、精准化指导服务,全力支持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加大文化产业企业的升规入统力度。对部门掌握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的企业和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及时跟踪监测,积极指导企业尽快“升规(小规模企业升为规上企业)”、“转规(规下企业转为规上企业)”,确保我市规上文化产业应入尽入,应统尽统。
(三)打造地方特色,提升创新能力。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基础较好、优势较大的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利用数字文化产业平台,积极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工业”等,促进行业深度融合,实现共赢发展,引领文化产业不断攀升,引导文化企业逐步适应数字化的新方式、新渠道、新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