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tjj-2024-00002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1-11月本溪市规上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主题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24-01-09 成文日期: 2024-01-09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1-11月本溪市规上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4-01-09 10:32:29 【字体:


今年以来,随着本溪市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营利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强劲。

一、总体情况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共62家,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省增速9.8个百分点

6fa99342b19b420bba41473990268a1f.png

(二)十门类营业收入“九升一降”

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中,增幅最高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135%;增幅最低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唯一下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1.9%。

 c2c2d37671fb49879cbfa737136d5437.png

    (三)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六升一降”

1-11月,我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单位3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增速14.6个百分点,覆盖七个行业,对GDP起到有力支撑作用。

6bb2862e1ae74ba0a0ec8f68b66b7f61.png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释放活力    

1-11月,我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34.7%,两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升8.1个百分点。

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向好

1-11月,我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16家,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1.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升3.9个百分点。

)新入库单位拉动作用较强

2022年年度和2023年月度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入库单位9家,1-11月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46.9%,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升5.5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整体体量小,部分行业支撑不足

截至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2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4%;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1家,仅占全省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1%,规上服务业单位竞争力不强。分行业情况看,卫生和社会工作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均仅有2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和教育均仅有1家,营利性服务业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存在空白,无法全面反映行业变化趋势。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引领作用薄弱

一是从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来看,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9289.3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97.3万元,超过我市户均营业收入的企业仅有16户,其余近八成企业营业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二是从企业规模来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仅占4.8%,小微企业占66.1%,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整体规模偏小。

(三)行业间发展参差不齐,差距较为明显

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共41家,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占总量的86.4%其余六个行业仅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总量的13.6%。

三、工作建议

(一)深挖我市优势,多措并举发展服务业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沈阳,可契机,为钢铁冶金、生物医药等“硬”产业赋能,促进产业集聚,配套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我市“近中心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充分融入“沈阳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效益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服务业企业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技术水平高、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优质服务业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二是推动有潜力的服务业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鼓励企业从单一化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在新兴领域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示范和龙头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高成长性小微企业的服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及时了解企业动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强抓升规入统部门合作联动

一是部门间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密切关注经营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较好的新开业服务业企业,查找可能达标的“小变大”服务业企业,做到符合规模以上标准企业第一时间入库。二是以第五次经济普查为契机,查找并形成达标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发挥部门联动机制,跟踪并指导达标单位按照要求及时入库,帮助暂未达标的培育单位成长为达标单位,充实服务业单位体量,优化行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