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tjj-2019-00198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2011年上半年本溪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主题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9-04-28 成文日期: 2019-04-2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2011年上半年本溪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15:56:44 【字体:

今年以来,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狠抓全市民生工程,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达到人均73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增加两个收入的目标,开了个好头。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在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人均达到318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0%。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人均396.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人均212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外出从业得到收入66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1%。

(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幅较大

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318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209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4%;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12.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8%;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98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8%。在这三个产业中,第一产业增速较大。从第一产业内部看:农业现金收入人均89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林业现金 收入人均326.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倍,从被调查户收入看,农民栽培树苗出售,使其在林业收入上有较大增长;牧业现金收入人均87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从调查结果看:1、上半年农副产品价格的一路攀升,也带动了各项服务收入的增长,其产品与其服务收入的增加,使农民在一产业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收入人均84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9%;出售牧业产品收入人均82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8%。2、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二产业出现萎缩而转入一、三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加快,也促进了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居民经营三产业的增多,从而使农村居民在三产业中得到收入也有较大增幅。

(三)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回升

随着本市开发区等一些县区开发建设大规模征用土地的完成,土地征用开始趋于减少,从而使农村居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随之减少,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又占财产性收入的86.0%左右,建设用地使部分农村居民动迁租房,而另一部分没有动迁而有闲置房屋的农村居民便将其出租,取得租金收入。全市农民房屋租金收入约占财产性收入的8.0%左右。随着农村征用土地的趋于缩小,加之农民用土地征用补偿费购置新房,不再租房的趋势,使农村居民土地征用补偿和租金收入减少较多,从而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开始有所回升。

(四)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略有增长

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人均36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随着国家对离退休金、养老金的增加,农村医疗改革的推进,帮扶贫困,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加了部分收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可否认的世俗的亲友赠送份额也在近几年逐年增长,从收入角度看,也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有所增加。

(五)现金收入内部结构有所变化,四项收入来源所占比重有增有减

从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内部结构看,工资性收入占43.5%,比上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3.6%,比上年同期增加4.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7.9%,比上年同期减少3.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5.0%,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本溪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征用动迁得到妥善安置后,农民继续从事家庭经营,尤其是上半年农产品价格的抬升,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所占比重上升。财产性收入比重下降。

(六)全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幅位于全省各市第六位,实现两个“不低于”

上半年本溪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7321元,绝对值在全省各市位于第八位,比第七位的锦州市仅少2元钱,  而比第一位的沈阳市少1013元,还有较大差距;在增长速度上,本溪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2.2%,与营口市并列位于全省各市第六位,比第五位的抚顺市少0.3个百分点。从全省平均水平看,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到6866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  %。本溪地区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及其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两个不低于”。

(七)农民现金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  %。农民现金收入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快改善。

二、农民收入的思考与建议

从上半年本溪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看,它促使本溪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又有提升,也基本保持了在全省的位次。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思考。

(一)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四大来源之一,随着土地征用补偿的减少,本溪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出现负增长,这将影响到该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要保持较好的发展水平,就要寻找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本溪农村居民高收入户不是主体,中等收入户占大多数,还有相当部分低收入户,差值还较大。支农惠农和帮扶贫困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资金本身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占农民收入的份额极小,起不到主导作用。这就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金发挥作用到极致。

(三)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企业上工得到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66.8%,占现金收入的29.0%,可见其有较大的份额。农民就近就地工作有着回家饮食和住宿的便利条件,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企业,为农村居民多创就业机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块较自然的土地,为把本溪建造成一个优美的旅游城市,就要注重保持好自然的环境。因此建议从中长远利益考虑,从现阶段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专业素质考虑,在农村引进兴建一些“无烟”环保且适于农民就业不断提升技术与价值、有长远发展前途的企业,充分利用起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创造机会。

(四)乡村企业的兴起,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势必拉动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上半年看,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二产业的能力有限,大建筑公司的承包工程和一些引进企业的兴起,使农村包工队等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少,而经营三产业却有了快速的发展,其所占比重也达到了30.7%。但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多为农民深挖增收潜力,开辟新路,增加收入。本溪是以二、三产业为主体支柱的城市,市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发展三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

(五)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一产业收入占其三个产业的比重为65.7%,占现金收入比重为28.6%,也是本溪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使农民在一产业得到更多的收入,单凭每户的个体,能量有限,收益不大,必须加快发展产业化、集约化项目。这些年来,本溪的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了良好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使农民获得收益。但由于本溪农业自然资源,如耕地等对比其他市来说太小太少,要做大做强,就要打破县区的格局,从全市的角度去抓特色产业,形成全市规模的初级农产品供应,保证后期深加工的原料接续性,创出一个大规模生产企业,产品才能打出省市,甚至销往全国各地。如果这样全市农民将有更多的人从事特色产业,加入规模性企业,农民收入将更上一个新台阶。

(六)本溪是小农业,大工业,本溪城市人口居多,农村人口居少,全市农民要为城市居民贡献出肉、蛋、奶、菜、粮,所以抓好“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十分重要。从上半年看,农副产品和农资饲料价格都有较大涨幅,这也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支农惠农,鼓励农民做好农业生产,获得更多实惠,增加一产业收入。

(七)今年雨季将至,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村抗洪防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抗洪防灾能力,确保农民财产在洪灾来临时不遭损失或不遭大的灾害,确保粮、菜生产夺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