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tjj-2019-00200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上半年本溪经济增长实现“双过半” 主题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9-04-28 成文日期: 2019-04-2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上半年本溪经济增长实现“双过半”

发布时间:2019-04-28 15:57:27 【字体:

                                  ——1—6月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药都”精神鼓舞全体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充满激情,扎实苦干。在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1—6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财税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进入二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十四个市增速排名中,位次比一季度前移较大,全省经济通报会通报的12个指标中,全市有9个指标增速位次比一季度前移,3个指标位次与一季度持平。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了政府年初制定的半年“双过半”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全年“两个不低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初步测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8%,高于全省增速1.8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9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2.8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1.9亿元,增长14.5%。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速超过了历史水平。

(二)农村经济总量稳步攀升  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现价产值1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6.14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1.95亿元,增长4.4%;牧业产值10.18亿元,增长3.9%;渔业产值0.51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2亿元,增长3.1%。  

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现价增加值10.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3.5%。其中,农业3.79亿元,增长2.9%;林业1.40亿元,增长4.3%;牧业4.86亿元,增长3.9%;渔业0.21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0.07亿元,增长3.0%。 

 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上年相比略有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1—6月,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9083公顷,比上年减少767公顷,下降幅度为1.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253公顷,比去年增加123公顷,增长0.2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14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药材类作物播种面积3883公顷,比上年减少101公顷,下降2.54%;蔬菜作物播种面积4101公顷,比上年减少793公顷,下降16.2%;瓜果类播种面积203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2、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1—6月,本桓公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优质稻米产业示范区完成5.2万亩,完成全年指标的520%;耕地中药材新发展完成1.8万亩,完成全年指标的90%;山野菜栽培完成3.833万亩,完成全年指标的95.8%;食用菌开发完成2543万袋,完成全年指标的101.7%;酿酒葡萄种植完成1.951万亩,完成全年指标的43.4%。完成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全年指标的100%。完成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500亩,22个小区,全年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已经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加强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成5.79万亩,完成全年指标的144.8%。  

3、畜牧业生产总体上保持快速发展。1—6月,全市生猪出栏27.7万头,同比增长0.7%;牛出栏4.2万头,同比去年略有减少;羊出栏13.4万只,同比增长4.6%;禽类出栏1270万只,同比增长52.5%。肉类产量达到5.53万吨,同比增长13.3%;禽蛋产量达到2.10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鸡蛋产量1.86万吨;牛奶产量4450吨,同比下降28.9%。

(三)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4.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00%,增速位于全省第13位,位次与一季度持平;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919.94亿元,同比增长30.99%;完成工业产品产销率96.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61.80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4.12%。1-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7.90亿元,同比增长31.37%;实现利税33.14亿元,同比增加6.58亿元;企业亏损面为17.28%,同比增长0.80个百分点,亏损额为5.37亿元,同比增长43.20%。  

1、市直工业企业生产呈现平稳态势。市直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8.83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54.52%,市直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同期增长7.90%,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5.81%,市直工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48.57亿元,同比增长27.78%;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628.13亿元,同比增长21.11%,完成工业产品产销率96.85%; 1-5月份市直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2.74亿元,同比增长18.50%;实现利税总额16.08亿元,同比增加1043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5.02亿元,同比减少39818万元。   

2、县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二季度,县区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5.37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5.48%;县区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同期增长34.31%;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9.19%;七个县区均实现28%以上高速增长。从实现利润情况看:县区1-5月份实现利润11.00亿元,同比增加3.73亿元。其中:平山区实现利润5046万元,同比增加2839万元;溪湖区实现利润20375万元,同比增加9988万元;明山区实现利润-1258万元,同比减亏3544万元;南芬区实现利润3413万元,同比增加3169万元;本溪县实现利润42521万元,同比增加762万元;桓仁县实现利润24793万元,增加4950万元;开发区实现利润15186万元,增加12134万元。  

3、各种类型和所有制企业均实现快速增长。  从轻重工业看,1-6月份,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9.4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81.60%;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28%;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11.90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78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18.40%;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44%;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3.10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上看,1-6月份,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6.43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50.06%;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6.48%;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6.59个百分点。全市50户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87.76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9.94%;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29%;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8.41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形式上看,1-6月份,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81.18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9.99%;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69%;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8.42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3.0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50.01%;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9.26%;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6.58个百分点。  

从股份制工业企业看,1-6月份,股份制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活跃,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6.45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62.05%;同比增长13.94%;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10.45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76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19.70%;同比增长46.23%;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3.3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3.82%;同比增长29.55%;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0.64个百分点。  

4、重点行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1-6月份,在全市重点考核的12个行业中,工业增加值增幅排位:医药制造业增幅165.9%、农产品深加工增幅96.9%、钢铁深加工增幅56.4%、装备制造业增幅56.16%、食品饮料业25.96%、木材加工及制造业25.47%、纺织品加工业17.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0.80%、建材制造业10.48%、冶金支柱业6.05%、化工制品业3.08%。  

5、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增长。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的较高增长水平,得益于产品产量的大幅提升,1—6月份我市统计的9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同比增长57种,占全市主要统计品种的71.92%;同比下降41种,占全市主要统计品种的41.83%。增长的有:原煤完成29.27万吨,同比增长80.56%;铁矿石原矿量生产完成1535.51万吨,同比增长21.86%;焦炭完成368.51万吨,同比增长6.24%;饮料酒完成4.86万吨,同比增长23.43%;人造板完成18.07万吨,同比增长113.66%;碳化钙(折300升/千克)完成5.33万吨,同比增长239.38%;水泥完成89.17万吨,同比增长21.20%;阀门完成0.13万吨,同比增长70.49%;铸钢件完成2.91万吨,同比增长158.60%。下降的主要产品产量有:生铁产量906.06万吨,同比下降4.64%;粗钢产量821.84万吨,同比下降7.54%;钢材产量805.56万吨,同比下降9.37%;合成氨产量3.59万吨,同比下降52.53%;铜材产量535吨,同比下降5.98%。     6、生产要素稳步增长,交通运输大幅提高。1-6月份,各生产要素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需要,全社会用电量72.0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58%;全部工业用电量65.2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38%;从行业用电量看制造业累计用电量53.05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20%;采矿业累计用电量8.3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6.09%。我市公路客运量1441万人,同比增长25.09%;旅客周转量9244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5%;公路货运量3294万吨,同比增长25.15%;货运周转量43173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5.04%;铁路客运量865万人,同比下降29.04%;铁路货运量1586万吨,同比增长2.59%。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1%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高于全省增速0.5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8位。  

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态势平稳。1-6月,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93.0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1.6%;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5.4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4.7%。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  

2、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得到改善,主要表现为三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比重提升。1-6月,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81.0%;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11.7亿元,同比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93.6亿元,同比增长51.1%,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4.9:59.4:35.7调整为2.2:53.2:44.6。数据显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9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攀升。1-6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46.1%。商品房建设规模继续扩大,前6个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68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1%,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5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1-6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2%,商品房销售额达38.3亿元,同比增长108.8%。  

4、重大项目开发工作进展顺利。1-6月,全市计划总投资超1亿元项目施工141项,累计完成投资137.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5.3%。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6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43.8亿元;本溪县18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桓仁县10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平山区1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溪湖区12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6.9亿元;明山区4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南芬区8个,本年累计完成3.7亿元;本钢及市直20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  

1-6月,全市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施工12项,累计完成投资39.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8.9%。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本溪县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0.9亿元;桓仁县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平山区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0.8亿元;本钢及市直6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重大项目的顺利进展,有力的支撑本溪投资的快速增长。  

5、自筹资金到位情况良好。1-6月,全市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从资金来源渠道看,自筹资金完成176.6亿元,增长25.9%,占资金来源总量的90.5%;国内贷款资金16.3亿元,同比下降28.2%,占资金来源总量的8.4%;国家预算内资金0.6亿元,同比下降60.0%,占资金来源总量的0.3%;其他资金来源0.3亿元,同比下降73.7%,占资金来源总量的0.2%。  

6、县区投资全面增长。1-6月,我市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增长(同口径对比)。其中:平山区累计完成投资31.3亿元 ,同比增长13.3%;溪湖区累计完成投资26.3亿元,同比增长53.3%;明山区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同比增长18.9%;南芬区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同比增长16.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48.6亿元,同比增长75.0%;本溪满族自治县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同比增长33.2%;桓仁满族自治县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比增长16.9%。

(五)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省统计局认定数),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9位。  

1、  限额以上单位数增长较快,成为支撑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户达到299家,新增法人企业和个体户139家,其中新增批零业115家、住宿餐饮业24家。  

2、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均衡发展,上半年实现批发零售销售额分别为69.6亿元、115.3亿元,分别增长26.4%、25.1%。实现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为2.5亿元、14亿元,分别增长21.6%、25.3%,四个行业的增速均高于省平均线。  

3、分区域看,各县区均衡发展。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本溪满族自治县领跑各县区,增速为17.5%,平山区、溪湖区、桓仁县达到市平均线17.4%,明山区、南芬区、高新区都达到17.3%;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发展速度本溪高新区全面领先,分别达到36.7%、26.5%、  32.9%、 26.6%。全面高于全市平均数。   

4、分行业看,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全面发展。1—6月份,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69.6亿元、115.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4%、25.1%,住宿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分别为2.5亿元、14.1亿元,分别增长21.6%,25.3%。呈现出四个行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态势。  

5、分规模看,限额以下和个体贡献较大。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下和个体累计实现销售额1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占全市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的比重为72.1%。    6、分类值看,限额以上类值表显示,住房需求旺盛带动了建材家装相关商品的快速增长,实木类、环保类家具深受欢迎,日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130%、11.5%、16%;随着城乡医疗改革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愈加重视,全年药品、保健品销量大幅攀升,药品类增速达到29.1%;高档商品尤其是金银珠宝等奢侈性商品消费增长迅速,金银珠宝类增速达到53.3%。

(六)财政税收收入高速增长,信贷规模继续扩大  

1—6月,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1%,增速位于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增速9.1个百分点,位次比一季度前移5位。各项税收收入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增速位于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增速19.6个百分点,位次比一季度前移3位。其中,增值税3.6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营业税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4%;个人所得税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3%。  1—6月,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其中,教育支出6.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医疗卫生支出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农林水事务支出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  

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5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省增速1.9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5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4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下同)短期贷款334.6亿元,比年初增加39.3亿元;中长期贷款271.6     亿元,比年初增加31.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9.9亿元,比年初增加111.9亿元。

(七)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引进域内外投资势头较好 上半年,全市出口总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0.1%,增速位于全省第14位,位次与一季度持平。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130.9亿元,同比增长85.4%,高于全省增速33.3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5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0.8亿美元,增长40.3%,增速位于全省第六位,位次与一季度持平。 

(八)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2011年上半年各月本溪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一月份为104.0%、二月份为103.8%、三月份为104.2%、四月份为104.4%、五月份为105.6%、六月份为106.4%。上半年累计同比指数为104.7%。本溪市商品零售价格同比指数上半年分别为:一月份为102.7%、二月份为103.0%、三月份为103.5%、四月份为104.0%、五月份为105.0%、六月份为105.7%。上半年累计同比指数为104.0%。      

1、同比指数呈现高开高走,不断冲高的态势。上半年本溪市居民消费价格各月指数分别为:一月份为104.0%、二月份为103.8%、三月份为104.2%、四月份为104.4%、五月份为105.6%、六月份为106.4%。除二月份较一月份有小幅度下降外,从三月份到六月份本溪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逐步走高。      

2、环比指数一、二月份较高,其余月份平稳。本溪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一月份为101.2%,二月份为101.5%。三月份为99.2%、四月份为99.5%、五月份为100.2%、六月份为100.3%。三到六月份的涨跌幅度均未超过1%。      

3、八大类累计指数“七升一降”,涨价面有所扩大。从八大类构成来看:上半年累计指数呈“七升一降”的态势。价格上涨的有:食品上涨11.7%,烟酒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交通和通信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3%、居住上涨6.3%。价格下降的类别仅有衣着下降2.9%。在食品价格上涨中,特别是猪肉、干鲜瓜果和水产品价格的上涨推高了本溪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者价格受综合因素影响,涨幅较去年同期呈回落态势。与上年同期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一月份为109.2%、二月份为110.0%,三月份为112.3%,四月份为104.1%,五月份为104.4%,六月份为105.8%。上半年同比累计上涨7.5%,比去年同期累计下降11.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6.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格8.6个百分点。  

(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加快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10位,位次比一季度前移1位。  

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421元,同比增长22.2%,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6位,位次与一季度持平。

(十)以药都建设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一是工业企业投产数增加,生产和效益加快。1—6月,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43.49亿元,增长97.69%;实现增加值12.53亿元,增长41.63%,增速位于全市第一位。实现利润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亿元;利税总额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亿元。生产和效益指标增速均列全市前茅,领跑全市工业经济。  

二是亿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速度加快。1—6月,开发区超亿元项目56个,占全市比重的39.7%;累计完成投资48.6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5.4%。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项目投资三分之一来自药都。  

三是社会服务业生产速度明显加快。1—6月,开发区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6.7%;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6.5%;住餐行业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2.9%。所有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数。1—6月,开发区限以上服务业单位已达到30家,实现收入1.24亿元,利润1360万元。

二、完成重点工作,确保全年工作的目标实现  

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完成了政府年初制定的半年“双过半”的目标任务,但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不容忽视,与兄弟市的差距不容忽视。从1—6月各种价格指数走势和主要经济环比看,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经济运行不可定因素和复杂性,对我市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带来的压力将加大。    

1、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重点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打造农业产业聚集区为契机,发展独具本溪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种植业要大力发展棚室蔬菜,同时要积极培育花卉、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努力构建“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林业要突出发展林下经济,做大做强具有绿色无公害和高附加值的森林食品产业。畜牧业要继续加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畜牧养殖的现代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并以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林业资源为依托,打造本溪“青山绿谷”式畜牧产业。  

2、下力量抓好大中型企业生产不放松。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对我市以钢铁行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带来影响已经显现。1—6月,我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持续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加之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因素,使我市主导工业企业的生产与上年同期比出现回落,企业效益出现下滑。1—5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62777万元,与同期比减少2432万元,其中,市直工业实现50270万元,与同期相比减少39818万元;县区工业实现110075万元,与同期比增加37385万元。从上半年工业统计数据分析看,我市规上工业生产一直没有达到满负荷生产。一是工业用电量增幅低迷缓慢,1—6月增速4.12%,尤其是市直工业与同期比负增长6.29%。二是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一直负增长,1—6月,在我市9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尽管有的产品产量增幅较大,但占比重较大的粗钢、生铁和钢材等主要产品产量,与同期比仍为负增长。三是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增幅。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3.85%,增加值增速15%,而50家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速27.04%,增加值增速10.29%,尤其是市直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速27.8%,增加值增速7.9%。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业生产没有达到满负荷,关键在于市直50家大中企业,特别是市直大中型企业。因此建议下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大中型企业生产,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实现。  

3、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建立激励机制。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要有侧重点。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本溪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大力吸引国内外商家的投资,激活民间投资,鼓励私营个体投资。相关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招商引资工作成就大的个人应予以奖励。  

4、 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重点抓好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今年1—6月,我市投资额虽然增长33.1%的速度,但与全省各市投资规模相比,总量和速度仍然处于较后的位次。为此,2011年后两个季度,各项目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本委办发〔2011〕3号文件,抓好重大项目的各项落实工作,在后两个季度里,必保开工2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在三季度前开工建设,纳入统计口径,全市才有希望达到全年“两个不低于”目标。

上半年,我市建筑业营业税以50%的速度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的排位靠前,比一季度在全省的排位前移8位。下半年,我市要继续加快建筑业营业税的收缴工作,以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实现。 

5、  加大三产业主管部门的调度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形势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各主管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为确保全年国民经济核算达到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下半年要加强调度和协调工作,以保证第三产业各行业平稳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