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tjj-2019-00210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一季度本溪市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简析 主题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9-04-28 成文日期: 2019-04-2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一季度本溪市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简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16:00:54 【字体:

一季度本溪市消费品市场在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等假日的带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了高位起步、稳步提升,热点商品销售旺盛的发展态势。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层次不断升级,社会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亿元,同比增加14.2%。

一、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

在各项改善民生政策措施促进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尤其是“三农”工作的大力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得农民收入得到切实增长,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市场表现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一季度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5亿元,同比增长14.3%,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12.2%。充分表明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更趋协调,城乡市场呈现同步运行的发展格局。

2.限上企业发展壮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

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经营规模也较过去实现迅速扩张,销售额和营业额大幅增长,对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今年我们对全市批零住餐行业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摸底、筛选,净增法人单位17家,大个体户81户,使我市的限额以上月报单位数达到397家,限额以上企业完成商品零售额15.7亿元同比增加20.4%,占到总体的26.8%,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的逐步增大为消费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商贸各行业平稳发展。

一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商贸各行业均实现了平稳增长。

4.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经济稳定发展。

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共实现零售额42.9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部零售额的73.2%。是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主要因素。

5.限额以上单位销售的商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截止一季度限上单位商品销售总体良好,基本生活消费、通讯器材增幅较大,金银珠宝等奢侈型消费稳步增长,吃穿用等刚性消费仍然是消费持续增长的稳定动力。一季度,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食品类增长10.9%,饮料类增长30.5%;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54.4%;日用品和生活品质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均增长强劲,化装品类增长15%,金银珠宝类增长14.7%;特别日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77.1%和52.1%;家用电器类下降16%;汽车类下降12.9%

二、目前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1.商业企业规模仍然偏小,缺乏竞争力。全市限额以上的企业和大个体户户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的26.8%,比全省低近20个百分点。市场经营主体仍然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在限额以下商品零售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后,仅靠限上企业很难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一季度处于旅游淡季,外来游客减少。加上沈本一体化的推进,极大地拉近了和中心城市的距离,导致不少市民选择了到周边城市消费,造成了我市部分消费的外流。

3.乡村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按照新的城乡划分标准,一季度,全市城乡市场虽然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乡村市场总量太低,仅占全部零售额的3.8%。

三、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大型流通、住餐企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要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住餐企业。不仅要有数量,而且还要有质量,这样才能带动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2.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消费环境,逐渐形成一批成规模、高品质的流通、住餐企业,吸引外来游客,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3.继续做大做活乡村消费品市场。一是继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推进农村销售网络的建设;二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进一步拓宽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渠道,细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工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更大地释放农民的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