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19-00212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本溪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 | 主题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19-04-28 | 成文日期: | 2019-04-2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本溪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这个主基调,充满激情,扎实苦干。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好于预期、高于同期”,经济总量及财税收入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实现上半年“双过半”和全年“两个不低于”,奠定了坚实可靠基础。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4%
一季度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24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左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6.8%。
二、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初步预计: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2.4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林业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7.6%;牧业产值4.53亿元,同比增长5.4%;渔业产值0.08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产业服务业产值0.06亿元,同比增长2.9%。
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农业增加值1.67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林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6.2%;牧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5.2%;渔业增加值0.06亿元,同比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03亿元,同比增长2.8%。
1、春季备耕工作有序进行。据全市各县(区)对春耕所需农用生产资料准备情况调查,农用生产资料储备量可满足全市春耕需求。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春耕全市共需要种子215万公斤,截止到四月初,已备实185万公斤,下摆量约120万公斤;春耕所需化肥2.66万吨,已备实2.36吨,下摆1.86万吨;春耕所需农药565吨,已备实480吨、下摆160吨;春耕所需农膜540吨,已备实460吨、下摆360吨。春耕所需资金约5.31亿元,其中:银行拟贷款约2.56亿元,农民自筹2.75亿元。
2、国家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及时到位。我市积极落实惠农支农政策,增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全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的资金发放工作已全面完成。涉农直补资金总规模为5001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为796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为4205万元。全面覆盖了全市45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事处,296个自然村,有13.8万户种粮农户、48万种粮农民领取了补贴资金,补贴面积达到73万亩,补贴规模在上年基础上略有提高。
3、畜牧业生产实现快速发展。据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市生猪饲养量达到45.8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生猪出栏17.3万头,同比增长4.2%;生猪存栏28.5万头,同比增长1.4%。牛饲养量达到13.4万头,同比上年持平;羊饲养量达到35.1万只,同比上年持平;家禽饲养量达到1579万只,同比增长18.8%。其中:家禽出栏646万只,同比增长11.6%;家禽存栏933万只,同比增长24.4%。肉类总产量达到3.07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猪肉产量1.39万吨,同比增长1.9%;禽肉产量万1.22吨,同比增长12.9%。禽蛋产量0.99万吨,同比增长13.8%。奶产品总产量0.27万吨,同比增长17.4%。
三、工业增加值增长,医药行业稳步发展
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2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5%;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85.99亿元,同比增长13.99%;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475.52亿元,同比增长14.51%,完成工业产品产销率97.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32.0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56%。1-2月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1.68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利税总额9.31亿元,同比增加232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91亿元,同比减少10266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74亿元,同比增长31.9%;企业亏损面为32.03%,同比增长10.75个百分点。
1、市直工业企业生产呈现平稳态势。市直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同期增长5.31%,市直工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11.53亿元,同比增长3.23%;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310.74亿元,同比增长3.8%,完成工业产品产销率99.75%; 1-2月份市直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5.73亿元,同比下降3.34%;实现利税总额3.08亿元,同比减少1953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0.36亿元,同比减少21530万元。
2、县区工业生产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局面。县区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县区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2.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同期增长28.74%,七个县区均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1-2月份县区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5.94亿元,同比增长40.55%;实现利税总额6.23亿元,同比增加2185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54亿元,同比增加11263万元。
3、各种类型和所有制企业均实现快速增长。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有力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一季度,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4.75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84.95%,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86%,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13.1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15.05%,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1.42%。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2.32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上看,小型企业增势强劲。一季度,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2.31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58.26%,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5.53%,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8.9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91.71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41.74%,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05%,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6.44个百分点。
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公有制企业继续快速增长。一季度,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7.21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38.50%,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77%。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5.9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6.8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61.50%,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0.34%。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9.49个百分点。
4、重点行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一季度,在全市重点考核的12个行业中,采矿业和钢铁深加工业等9个行业增势强劲,增幅在20%以上。但我们还要看到有些行业增势缓慢,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如纺织及纺织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增幅缓慢。
5、医药行业发展稳步上升。依托本溪中药资源和基础优势,市政府把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做为中心工作来抓。明确了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一季度医药产业发展看:医药行业在稳步提升,实现了开门红。据统计:全市医药行业企业5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13.50%;医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81亿元,同比增长70.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11%;完成工业增加值6.64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12.67%;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3.11%;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1.96个百分点。
6、钢铁深加工行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据统计:全市钢铁深加工行业企业6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13.95%;钢铁深加工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4亿元,同比增长27.6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49%;完成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2.83%;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1.85%;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0.44个百分点。
7、生产要素稳步增长,交通运输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32.0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56%。我市公路客运量704万人,同比增长5.87%,客运周转量4982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1%;公路货运量1156万吨,同比增长17.8%,货运周转量13271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铁路客运量429万人,同比增长0.20%,铁路货运量825万吨,同比增长3.9%。
8、药都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一季度,药都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增长78.9%,增速列全市县区第一位;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33.9%,增速列全市县区第一位;完成现价工业销售产值29.4亿元,增长79.0%,增速列全市县区第一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经省局评估认证,累计完成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
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增长态势。1-3月份,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累计完成51.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7.8%;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3.0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3.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3%。其中: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3%。
2、产业结构有所调整。1-3月份,我市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33.4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8.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1.1%;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6%。
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3月份,全市施工投资项目274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5.7%;本年新开工投资项目1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71.6%。在施工的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12个,累计完成投资35.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69.1%。主要有:本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本溪县8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桓仁县1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平山区1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溪湖区11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明山区13个,本年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南芬区22个,本年累计完成4.0亿元。
4、资金到位情况较好。1-3月份,全市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从资金来源渠道看,其中:自筹资金完成53.2亿元,增长41.9%,占资金来源总量的98.2%;国内贷款资金0.9亿元,下降76.3%,占资金来源总量的1.7%;国家预算内资金0.01亿元,下降95.0%。
5、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态势。1-3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0%。其中,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倍。商品房销售面积29.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42.3%;其中,现房销售6.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4.8%;期房销售23.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7.7倍。商品房销售额1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0%。
五、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
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亿元,同比增长14.2%。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逐步提高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了购销两旺、繁荣活跃的景象。截止到一季度,全市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56.5亿元,同比增长14.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12.2 %。
2、批发零售业增势强劲。一季度,适逢“元旦、春节、清明”三大节日,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各商业企业紧紧抓住这一良机,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促销力度,推动了批零贸易业持续向好。截止到一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52.6亿元,同比增长17.1%。
3、住宿餐饮业稳定增长。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外出休闲、就餐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外出就餐已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亮点,推动了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截止到一季度,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3亿元,同比增长16.5%。
六、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一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各项税收23.9亿元,增长39.4%。在各项税收中,营业税2.9亿元,增长6.2%;增值税1.9亿元,增长7.8%;个人所得税0.9亿元,下降23.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亿元,增长10.8%;教育支出3亿元,增长2.1%;农林水事务支出0.8亿元,增长32.8%;医疗卫生支出1.4亿元,增长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6亿元,增长77.5%。
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694.6亿元,比年初增加34.4亿元。从贷款类型看,短期贷款投放增加较多,达440.6亿元,比年初增加48.3亿元;中长期贷款230.3亿元,比年初减少16.2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932.7亿元,比年初增加73.1亿元。从存款类别看,单位存款余额337.5亿元,比年初增加17.8亿元;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77.1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
七、出口增长,引进内外资势头良好
一季度,全市出口创汇总额4.72亿美元,增长5.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0.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66.2亿元,增长59.9%。
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现103.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低开低走
2012年一季度本溪市CPI实现103.3%。一季度CPI分月运行情况为:1月份同比指数104.5%、同比累计104.5%;2月份同比指数102.4%、同比累计103.4%;3月份同比指数103.1%、同比累计103.3%。
1、从八大类构成来看,“六升一降一平”。2012年一季度本溪市CPI同比累计指数八大类“六升一降一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3%、衣着价格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0%、烟酒价格上涨1.0%、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居住价格下降3.5%。
2、与2011年一季度指数对比,涨幅略有下降。2011年一季度CPI同比累计实现104.0%,2012年一季度CPI同比累计实现103.3%,涨幅比2011年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
3、本溪市CPI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三月份省数据未反馈,以2月份数据做比较)。2011年2月份本溪市CPI同比累计为 103.4%,辽宁省CPI同比累计为103.6%,其中城市为103.8%。本溪市2月份CPI同比累计在全省14个市中排位为全省第八。朝阳2月份CPI同比累计为105.3%,锦州为104.8%,分列辽宁省一、二位;阜新2月份CPI同比累计为102.5%、铁岭为102.4%,分列辽宁省十三、十四位。
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呈低开低走的态势,与上年同期比,一月份为94.1%,二月份为93.2%,三月份为88.9%,一季度同比累计实现92.0%,下降8.0%,比去年同期回落18.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累计实现99.5%,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格7.5个百分点。
下一步经济工作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回落应引起关注
受国际金融环境恶化拖累及发达经济体持续低迷,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近期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明显下降,部分行业的新订单减少。1-2月我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价格倒挂近五个百分点,购进成本的增加,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企业获利空间越来越小。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2.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7.5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市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率明显高于全国。冶金行业钢材等产品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幅度很大,加上国内产能过剩,经营更加困难,主要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1-2月我市生铁产量274.4万吨,同比下降2%,粗钢产量243.7万吨,同比下降3.6%,钢材产量276.9万吨,同比下降0.3%。前两个月,本钢集团仅实现利润360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2亿元。因此,进入第二季度,政府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帮助企业开工生产,增产增效。
二、加快大项目工程开工力度,做好建筑业营业税的收缴工作
一季度,我市建筑业营业税同比下降1.7%(增速位于全省第十一位),低于全省8个百分点(全省增速为6.3%)。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所占比重为69.5%(全省为73.5%,低于全省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十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比重为23.7%(全省为31.9%,低于全省8.2个百分点),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中长期贷款下降2.5%,低于全省16.9个百分点(全省为14.4%)。
一季度,我市投资额虽然增长27.1%的速度,但与全省各市投资规模相比,总量和速度仍然处于较后的位次。为此,今年后三个季度,全市项目主管部门及各县区政府,要认真贯彻本委办发【2012】4号文件精神,抓好重大项目的各项落实工作,在二季度前力争有1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三季度前力争所有的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筑营业税收缴工作,税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建筑业营业税的收缴力度,确保投资增速与建筑营业税增速相匹配,这是国家评估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重要依据。
三、加快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限以上基本单位
扩大内需是2012年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我市应顺势而为,加快流通行业的结构调整。市服务业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限额以上批零、餐饮及现代服务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壮大这些行业的基本单位,做大做强全市服务行业的经济总量,以此来拉动全市经济的增长。
一季度,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排名全省后位主要原因是,我市贸易结构不合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少,额度占比重小,加之国家评估依据严格控制限额以下企业抽样数增速不得超过10%所致。因此,各县区应高度重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的发展。服务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将政府报告提出的,今年我市要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100户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努力增加限额以上基本单位,确保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实际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