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19-00214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2012年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 主题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19-04-28 | 成文日期: | 2019-04-2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2012年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今年首季,在本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积极促进本溪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达到人均41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4元,增长20.0%,绝对值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5元,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完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一、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反映出以下特点
(一)工资性现金收入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工资性现金收入人均2301.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现金收入人均303.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现金收入人均147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外出从业得到现金收入人均51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8%。农民在本地企业打工得到收入占有较大比重,占工资性收入的64.2%。外出打工取得收入增长较快。
(二)农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31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农民家庭经营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929.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其中:农业现金收入人均41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林业现金收入人均7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牧业现金收入人均39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渔业现金收入人均38元,比上年同期也有较大增幅。在一产业中,农业和牧业收入仍占有主导地位,所占一产业比重分别为45.1%和42.5%。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倍。由于过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使本溪地区农村家庭经营二产业步入低谷,收入不高,而今年一季度随着经济的好转,出现回升,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家庭经营三产业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从事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38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三产业适于农民家庭经营,而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将来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将从三产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农村居民财产性现金收入下降。
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239.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9%。由于近几年开发用地等原因,使本溪部分农民获得土地征用费等补偿,而没有被征用土地的部分农民,获得了动迁农民的住房租用金和经营产业的用房租金等,成为本溪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大而快。随之大规模征地的趋减,本溪农民这一收入开始回落,特别今年一季,更有季节性的影响,使本溪农村居民财产性现金收入出现下降。
(四)转移性现金收入大幅增长。
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30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0%。支农惠农各项补贴和社会保障是其增长的重要来源。
(五)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快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一季度本溪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57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可看出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4.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缩小。
二、一季度本溪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减因素
(一)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完成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使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市县相关部门鼓励农民搞好冬春蔬菜生产,保障城乡供给,加大了相关的农业补贴,逐一安排落实,增加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家庭经营农业收入。2、各项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实施。3、做好致富信息建设,做好对农民的致富科技培训。本溪市各县区在兴办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了致富门路,致富信息让很多农民脱贫,偿到甜头。4、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村三产业的加速发展等,都大大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高新区歪头山镇、张其寨乡等地的开发建设是我市较典型的实例。5、农产品价格的上扬,也促进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同时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
(二)在本溪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也相对存在一些不利因素:1.财产性收入略有减少。土地征用补偿与房屋出租收入的减少,使农村财产性收入比以往缩减。2、畜牧业用饲料、幼畜的价格上涨,对农民发展畜牧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搞好春播备耕,做好农资供应和支农补贴工作。
现在农村已进入最后的备耕春播阶段。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保证,希望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农用物资的调拨供应,做好价格调节,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做好对农业生产的各项补贴工作,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好春播的基础,这样直接和间接地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二)做好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为做好本溪市民生工程,创建和谐社会,要继续切实做好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本溪农村部分年富力强的男女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些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家中,则更需要社会的保障和政府的关爱,这也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输出的一种支持,也将促进农民的增收。
(三)长远效益与近期收益相结合,时时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生产带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本溪大多数农民劳动取得收益受到季节性的影响。部分外出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在淡季无活,回到家中,在当地也难以找到其他工作。郊区农民占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到市区找零工、房屋出租,而两县偏远地区农民则找零工较困难。这样出现一季度农村剩余劳动力闲余较多情况,影响农民增收。因此,相关单位应从季节性用工特点,上一些适合农民季节性从业的产业,让农村劳动力淡季不淡,时时有工上,多创收益增加收入。同时,从长远效益考虑,做好规划,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从业项目,增加收入。
(四)适时抓住增收时机。
本溪地区进入二季后,山野万物生发,五月份是具有东北特色的山野菜采集的黄金季节。各种山野菜天然、绿色、营养价值丰富,价格普遍比种植蔬菜高很多。本溪广袤的山地面积提供了丰富的山野菜资源,鼓励农民适时采集出售山野菜,是农民增收的一个良好途径。对于偏远山区,如果相关单位能够组织好对山野菜的收购、外销,则会更加促进农民的增收。本溪是否可以利用荒野山地,在不破坏生态资源的情况下,人工种植一些山野菜,实行规模生产,为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