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tjj-2019-00232 发布机构: 本溪市统计局
信息名称: 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简析 主题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9-04-28 成文日期: 2019-04-2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简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16:13:13 【字体:

上半年,本溪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778.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7.35元,增长20.2%。构成生活消费的八大类支出全部上涨。

一、本溪市上半年农民生活消费的基本情况

           1-6月份生活消费八大类支出基本情况

32d5a5c7f12244f4abc7d67fee9ccf1a.jpg

二、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收入是消费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也是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本溪市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本溪地区农民现金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主要部分,且家庭经营收入主要集中于农牧业生产,这些主要的收入来源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农民增收路径相对狭窄,对未来增收空间和增收拓展领域不明确。在没有稳定和持续增收因素支撑的前提下,农民整体消费模式仍然以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为主,消费欲望不强。

(二)隐性支出压力增大,抑制了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优化。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民生产、生活资料的大幅涨价,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实惠;人情礼金支出、封建迷信等等不合理支出项目过多,从过去单一的婚丧嫁娶到孩子出生、父母过寿、生病住院、乔迁新居、升学参军、开业庆典等,通过调查走访发现,绝大多数记账农户每年礼金支出在6000元左右,吞食了农民有限的资金积累。这些由于外部或者农民自身原因造成的隐性负担的加重,挤占了农民消费的空间。

(三)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消费的信心不足。目前,政府建立了惠及全体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涵盖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在面对养老、医疗、教育、及预期收入等问题时存在一些未来不确定或不可知因素,使农民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消费意愿提升缓慢,更加倾向于预期性储蓄。

三、促进农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科学技术培训,做好信息中介服务,进一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包括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家电下乡政策的优惠、各种财政政策的转移性支付。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社会统筹层次。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救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引导合理消费。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各项管理制度,防止变相增加农民负担行为的发生,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避免农资不合理涨价加重农民负担;鼓励和支持提供农民基本生活服务的企业,如网络、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等提供商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每月农村家庭的必须支出;各级政府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宣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反对婚丧活动大操大办,减轻农民的“人情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