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20-00162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 主题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0-10-12 | 成文日期: | 2020-10-1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低迷,增速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月份,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3.3%,较2019全年下滑23.4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低13.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4.1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4.4%,占比重为78.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占比重为22.0%。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同比增长47.0%,占全市投资比重22.1%。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第二产业投资总量较大,第三产业降幅较大
1-9月份,由于我市倡导“工业强市”及工业技改项目增加等,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升。1-8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0.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1%。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0.9/52.7/46.4调整为2.2/56.2/41.6,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始终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且高于全部投资的增速,成为稳定全市投资运行的最主要产业力量。
第二产业投资主要方向投向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69.2%,占第二产业投资的21.8%;制造业同比下降16.9%,占第二产业投资的6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4.8%,占第二产业投资的12.3%。
(二)民间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
1-9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9.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0.9%,比上年同期降低4.9个百分点。个别行业民间投资下降尤为突出:制造业下降3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0.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8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96.3%;教育业下降22.1%;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38.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43.7%。民间投资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和投资发展趋势的“风向标”,所占比重的降低预示着投资者信心不足,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较低,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欠佳。
年初以来,全市以政府性投资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和民生类项目投资明显放缓,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回落。1-9月份,基础设施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4.3%,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7.1%。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2.5%;道路运输业下降41.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0%;水利管理业下降17.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下降42.0%。
(三)项目个数减少,平均建设规模下降
1-9月份,全市纳入统计口径建设项目共422个(不含房地产,下同),上年同期为494个,减少72个。
全市422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277个(上年同期352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5个(上年同期142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建设项目91个(上年同期88个),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上年同期13个)。
1-9月份,全市本年新增入库项目240个,上年同期293个,减少53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184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个数为零。
本年建设项目数量和新增开工入库项目均较上年均有所减少,且本年无新增10亿元以上规模较大项目等因素影响,项目平均建设规模较上年下降尤为明显。1-9月份,422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为646.1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5亿元,上年为1.7亿元,降幅为11.8%。
下步工作建议
目前,本溪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经济追赶阶段,本溪经济要保持较快增长,需要有合理稳定的投资动力确保增长后劲。因此,要充分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正确看待和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影响,通过改善环境、调整结构、提升质量,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规模,促进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1.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
在贯彻落实省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和市委“三抓三促”工作部署有机结合起来。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切实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体现在抓招商、抓项目建设等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财政收入、就是抓改善民生、就是抓扩大就业、就是抓促进消费”的思想,千方百计想办法、出硬招、见实效,增强抓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差距看清、把短板找准、把自身问题改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稳定有效投资。
2.加大项目引进和储备力度
针对当前项目个数特别是新开工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的减少和规模偏小,暴露出的我市投资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发展后劲等问题。要突出围绕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这条主线,重点谋划、引进一批专业性、集聚性、拉动性强的总部型产业项目。一是强化项目储备力度。通过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大项目集中,全力做好大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抓住新一轮振兴和省内外产业资本转移的良机,创造条件引进大项目。二是强化引进项目管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产业链条、带动力强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力求达到落地一个、带来一批的效果,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壮大支柱产业;三是强化服务环境建设。在产业规划、项目推进、银企对接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对重大建设项目必要时可以从各级政府抽调人员设立“项目贴身管家”服务,服务重点从项目审批、落地、建设等关键环节抓起,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完善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真正做到让投资者无忧创业、充分发展。同时要抓紧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更多的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增强投资发展后劲。着力关注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及投资额直接影响全市投资的速度和质量。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争先晋位的重要抓手,持续把抓项目放在首位,加大对各县区投资项目计划的评估,将计划进一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特别是重视带动性强的亿元以上项目的储备、签约和落地,注重项目数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加快投资进度,重点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进度,进一步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3.着力关注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直接影响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结合本溪实际,正确把握固定资产投资的导向,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转型的动力,拓展转型的空间,提升转型的层次。要合理地调整、统筹和优化三次产业投资在行业、领域和区域的“布局落子”,坚持“壮一产、优二产、强三产”,使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壮一产。根据本溪特色,着重培养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林下参,经济林木等种植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批肉牛、奶牛、山羊等养殖业基地,集中整合一批大米、坚果、山菜等特色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林牧渔业投资,采取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方法,不断壮大第一产业投资。
优二产。结合我市产业发展优势,特别是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本钢集团、高新区以及各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抓好具有资源优势的重点领域工业投资,强化第二产业投资。既抓新建工业企业的招商、建设、竣工投产,又要抓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既要数量又要质量,不断提升和扩大产能,达到投资→扩大产能→增加税源的终极目标。
强三产。近几年来,第三产业投资不断下滑的这块“短板”,已严重拖累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扩大就业和提高全民收入都迫在眉睫。重点要盯住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以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为主,交通运输方面,应尽早启动“本桓高速”公路项目,结束市区至两县不通高速公路的现状,加紧推进桓仁“五女山支线机场”规划建设,真正把桓仁乃至本溪的经济插上“飞行的翅膀”。公共设施管理方面,坚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目标不动摇,在巩固现有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更多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对城市主次干路、绿化、亮化、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整个城市市容,适时提出“美丽本溪、魅力本溪”的口号。二是加强旅游业及配套服务产业投资,近几年,随着南芬大峡谷、桓仁虎谷峡、枫林谷等景区的建成,加上本溪原有的水洞、关门山等景区,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赴溪旅游观光,但每到暑期和十一黄金周,外地游客停车一位难求、住宿一床难求,就餐一桌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体现我市旅游配套服务还不到位,应加大特色民宿、民俗村以及温泉酒店的投资,让游客快乐旅游、开心消费。此外,可以考虑通过申办大型国际(内)冰雪体育赛事的方式,加大对冰雪旅游项目的投资,使本溪旅游不再“半年闲”,把山水游、温泉游、氧吧游、亲子游、冰雪游、文化游、红色游有机结合,叫响本溪旅游新的“名片”。
4.保持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
要保证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运行是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的目标。着重要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围绕市场需求合理控制规模,不断促进商品房市场向好发展。一是正确引导和积极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进一步认清当前市场所面临的形势,根据市场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势,积极、主动、及时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放大成交量,以激活整个房地产市场。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分析监测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管理和引导,这对于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和消费心理,正确引导和促进居民理性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要继续落实以自主型和改善型需求为导向的住房需求政策,保持需求的平稳释放,要注意评估商品房价格对经济影响的传导和反馈机制,在促进投资和平抑房价之间找到平衡点。四是加快落实中共本溪市委办公厅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本溪市进一步加快推进未验收入住房屋确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本委办发【2018】33号),对已入住多年,但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加速办理,力争通过繁荣二手房交易激活新建商品房市场。
5.积极主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特别是发改、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国土、供电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等)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政策机遇,早抓主动,对国家政策逐条逐项深入研究,找准对接点,用足用活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政策效应落实到具体产业、扶持企业和争取项目上,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把中央和省的政策措施加快转化为促进我市发展的现实力量。继续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争政策、抢项目,真正做到“四个一批”(一批技改提升项目,一批开工建设项目,一批竣工投产项目,一批对接引进项目)。继续坚持规划变政策、政策变项目、项目变投资、投资变收益,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从而使投资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