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tjj-2021-00050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统计局 |
信息名称: | 本溪市一季度经济运行综述 | 主题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1-05-10 | 成文日期: | 2021-05-10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本溪市一季度经济运行综述
今年以来,本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实现稳步回升,为“十四五”开新局打下坚实基础。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2.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1.1%。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今年以来,我市春耕备耕工作开展良好,农用物资供应充足,农、牧、渔业生产活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5.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24.2%。瓜果产量同比增长14.8%;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8.7%,禽蛋产量同比增长2.7%;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30.1%。林业受木材采运计划影响产值同比下降13.9%。
(二)工业经济保持稳增长。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主要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工业品产量恢复增长。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9%。从重点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1%;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8%。
一季度,全市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4%;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20.4%;水泥产量同比增长73.7%;啤酒产量同比增长77.8%。全市规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9.93%,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形势进一步向好。
2.地方工业助推全市工业稳健运行。地方工业在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下,企业产能逐步释放。一季度,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3.企业效益状况得到改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7.5%,比去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倍。规上企业科研投入同比增长1.7倍。其中,地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倍,小微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倍。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5%。
1.三次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倍;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9.5%。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社会领域中民生领域投资增加。其中,教育投资增长77.5%,卫生投资增长4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4倍。
2.新项目逐步增多,重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季度,全市投资项目390个,比上年增加165个。本年新增纳入建设项目共30个,比去年增加27个,同比增长9倍。全市项目开(复)工率为52.6%。购置新能源空调公交车项目、本钢炼铁厂烧结机环保提效改造项目等25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3.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房地产销售市场延续稳增长态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5%,商品房销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21.8%。
(四)消费市场恢复性增势明显。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5亿元,同比增长25.7%。
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恢复增长,一季度,限上单位社零额同比增长31.1%,增幅比1-2月扩大1.7个百分点。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2.7%,
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从销售经营情况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43.6%和20.9%;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09.8%和100.1%。从限上企业商品零售类值情况看,汽车类同比增长41.1%;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314.6%;石油及其制品类同比增长3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44.2%;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23.7%。
(五)服务业实现回弹性增长。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3.4亿元,同比增长11.1%,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与民生相关行业均实现较高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6.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增长24.2%。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4%;科学技术研究增加值增长4.5%。
(六)财政收支稳定,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各种税收收入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亿元,同比下降23.9%。
金融市场稳步运行。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47.2亿元,同比增长11.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63.3亿元,同比增长2.3%。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物价水平基本平稳。一季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5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80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同比增长1.2%,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主导产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足。从经济主体看:本钢仍是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地方工业拉动作用不强。一季度,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较高增长,但对全市规上工业拉动率仅为4.3%。从行业来看,采选业、冶金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80%以上,医药制造业等接续产业无法对工业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2.投资项目体量偏小,达标入库项目不足。一是投资项目增加但投资额不高,一季度,全市纳入统计口径的建设项目个数同比增长92.7%,计划总投资额仅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去年相比虽是增长,但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投资力度不足。二是虽然项目开复工率较高,但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实物投资量。
3.消费潜力不足,难以支撑社零额继续高增长。人口流失加剧,网络购物迅猛发展,将进一步制约我市消费市场的发展。同时,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较快增长,还存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仍需持久动力。
三、对策建议
1.把握动向,抢抓发展机遇。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结合我市的产业特点,加快推进产业优化。推进接续产业发展,推动协同经济更好发展。从宏观角度帮助企业做好市场分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顺应市场发展需求。
2.多措并举激发消费市场新增长点。一是加快推进旅游业全面恢复。伴随疫情稳控,旅游市场将逐步恢复往日热度。进入二季度,逐渐迎来我市的旅游旺季,要深度开发我市旅游资源,做好项目规划,抓住五一、端午假期,以客流量带动消费力,促进消费品市场继续增长。二是深入研究新业态模式,进一步推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利用网红经济带来消费动力。三是全力打造本地品牌,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打造品牌化,提高知名度。四是继续发挥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3.关注重点企业动向,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对于培育库中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怀,及时跟进。部门间加强沟通,齐抓共管,对符合纳统企业第一时间指导企业办理入库手续。部门间联合行动,深度挖掘潜在企业。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以“三落实”为抓手,坚持“项目为王”,对标任务,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